創坎城影史評分最高
《顛父人生》獲頒年度最佳影片大獎

打破坎城影史紀錄、創評分最高電影《顛父人生》(Toni Erdmann),是德國女導演瑪倫艾德(Maren Ade)的新作,在今年坎城影展上一鳴驚人,不僅以獨特的故事、幽默的人物擄獲人心,更一舉奪得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。國際媒體也紛紛對《顛父人生》大表讚賞:美國【綜藝報】盛讚該片是「驚為天人的巨作」,【好萊塢報導】更大讚它是「有史以來最棒的德國喜劇」,英國【衛報】也稱讚片中橋段極其滑稽,給予4顆星的極高評價。《顛父人生》更橫掃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女主角、最佳劇本等五項大獎提名,並將代表德國角逐2017年奧斯卡。

《顛父人生》劇情講述一位退休父親,因不忍見上班族女兒鎮日忙碌,於是使出渾身解數、出盡各式怪招來改變女兒生活,女兒從原本不堪其擾、到最後感動其衷,父女情感令人動容…。片中父親在試圖親近女兒時屢屢失敗,便創造出一號神秘人物「東尼厄德曼」神出鬼沒在女兒的生活中,想要拉近與女兒的距離…。全片以幽默方式刻畫父親對事業忙碌女兒欲言又止的呵護,不僅觀點獨特、更深深切中了現代人的情感。

導演瑪倫艾德費時兩年完成《顛父人生》劇本,片中無厘頭的父親角色,是她將自己父親的個性,揉和美國喜劇演員安迪考夫曼(Andy Kaufmann)幽默特質,才創造出這個讓人捧腹又著迷的老爸,也讓觀眾留下極深刻的印象。瑪倫艾德還走訪許多不同行業的女性上班族,最後選定了業務顧問角色,來作為片中女主角的設定。

《顛父人生》除以詼諧手法將父女之情描寫地深刻動人,還幽默顛覆了人們對生活的認知,很具啟發性。該片原定要在今年柏林影展亮相,卻因為導演瑪倫艾德突然懷孕、無法完成剪接而延後,意外幸運入選坎城影展競賽片。國際影評人協會讚賞電影「以嶄新題材脫穎而出,並在162分鐘內,大膽且充滿自信地透過一對父女關係,細微刻劃了人際疏離與誠信等問題,幽默又巧妙地剖析人性,是現代電影的典範」,並在475位國際評審成員投票下,頒給該片年度最佳影片大獎。

在美國爛番茄網站期待度一度飆上100%的《顛父人生》,版權賣出超過100個國家,美國地區則由「索尼經典」買下,將角逐2017年奧斯卡。今年英國廣播公司BBC選出百部21世紀最佳電影,華人導演李安、王家衛、楊德昌與侯孝賢的作品都榜上有名。讓人最感驚訝的是,2016年竟僅有一部影片上榜,它就是《顛父人生》。

他使出渾身解數,出盡各式怪招來改變女兒生活…

溫弗瑞是個退休的鋼琴教師,他的女兒伊內絲則是奔波各國工作的上班族。由於父女鮮少見面,當最後一個學生離開、年邁的老狗逝世,溫弗瑞於是決定自行前往羅馬尼亞,想給在那工作的女兒一個驚喜…。

溫弗瑞雖想藉機親近女兒,但過程並不順利,因為她正忙於一個重要的案子。由於不忍見女兒鎮日忙碌,溫弗瑞於是使出渾身解數,出盡各式怪招來改變女兒生活,卻反讓伊內絲在客戶面前感到難堪,父女的關係於是降到冰點,溫弗瑞也只好打包回國…。

然而溫弗瑞並沒有真的回去,他改穿西裝、戴上假髮,並配上誇張假牙,創造出一個神秘人物「東尼厄德曼」,再度闖進了伊內絲的生活,有時搖身企業顧問,有時變成外交大使,更一心想當伊內絲事業和人生的導師。溫弗瑞不按牌理出牌,也使伊內絲面臨更多挑戰,巴不得他快點離開。但當她越想把老爸攆走,父女之間反而變得越來越親近…。

瑪倫艾德待產來不及剪接
《顛父人生》因禍得福入選坎城

德國新生代美女導演瑪倫艾德(Maren Ade),1976年12月12日生於德國卡爾斯魯厄。她的父母都是老師,自小就對攝影產生興趣。1998-2004年間,瑪倫就讀於慕尼黑電影學院,2005年她以畢業作品、也是她的感人處女作《春風不化雨》(The Forest For The Trees),榮獲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,並提名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。她的作品注重從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去發現人性的深刻之處,曾表示「我不愛拍紀錄片,但我對真實感興趣」。

瑪倫艾德與同學賈琳亞茲考斯基(Janine Jackowski)一同成立「共犯電影」(Komplizen Film),除了製作自己的作品外,也參與其他電影製作,包括葡萄牙導演米蓋爾戈麥斯執導的《禁戀》與《一千零一夜》等。2007年,她的第二部電影《完美第二對》(Everyone Else)獲得了2009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、最佳女主角兩座銀熊獎。該片係講述現代兩性關係的電影,版權售出25個國家,並獲得德國電影獎三項大獎提名。2016年,她所執導的第三部長片《顛父人生》(Toni Erdmann)獲選為第69屆坎城影展競賽片,並奪下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及該獎的年度最佳影片,賣出超過100個國家版權。

《顛父人生》是瑪倫艾德費時兩年完成的劇本創作,她將自己父親無厘頭的個性,揉和了美國喜劇演員安迪考夫曼(Andy Kaufmann)的幽默特質,創造出這個讓人捧腹又著迷的老爸。她並走訪各行業的女性上班族,最後選定業務顧問角色,作為片中女主角的設定。《顛父人生》以幽默手法將父女之情描寫地深刻動人,該片原定要在柏林影展亮相,卻因為瑪倫艾德突然懷孕、來不及剪接而延後,卻意外入選坎城影展競賽片,並趕在首映前最後一刻定剪完成,最後獲得超乎預期的極高評價。《顛父人生》今年也橫掃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提名,瑪倫艾德也一舉獲得最佳導演、最佳劇本及最佳影片的提名。

彼得西摩尼謝克父愛磨人
《顛父人生》扮怪獸娛女爆紅坎城

彼得西摩尼謝克(Peter Simonischek)1964年生於奧地利的格拉茲(Graz),小時候原打算在父親的公司裡當一名牙醫技師,卻在高中畢業後進入了格拉茲科技大學攻讀建築,之後則因對表演充滿熱忱,轉而進入格拉茲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修習表演。畢業後,他先後在各地的劇場演出,並曾與包括麥可漢內克(Michael Haneke)在內的多名導演合作。1979年,他加入了柏林紹賓那劇院,先後與諸如彼德斯坦(Peter Stein)、克勞斯麥可嘉博(Klaus Michael Gruber)、呂克邦迪(Luc Bondy)、鮑伯威爾森(Bob Wilson)等劇場大師合作。

1980年代,彼得西摩尼謝克出演過許多電影與電視影集,並獲得許多導演的一致讚賞。他的電影處女作是瑪格麗特馮卓塔(Margarethe von Trotta)的《三姐妹》(Paura e amore),之後則接連出演包括《母語》(Geburtig)、《超爆龍捲風》(Oh Shit !)與《寂寞心風暴》(October November)等知名電影。

作為一名備受讚譽的舞台演員,彼得西摩尼謝克自1999年來即為維也納城堡劇院的成員,並自2002年起連續八年在薩爾茨堡戲劇節(Salzburg Festival)上挑梁演出霍夫曼斯塔(Hugo Hofmannstahl)的經典名作《每個人》(Jedermann)。

彼得西摩尼謝克因為演出2016年電影《顛父人生》(Toni Erdmann)而爆紅,該片獲選坎城影展競賽片,也使原本默默無名的他,瞬間成了大明星,加上個性親和,走到哪裡都受到人潮包圍。他在片中飾演一名退休音樂教師,女兒則是奔波各國工作的上班族。由於父女鮮少見面,他於是決定前往羅馬尼亞探望女兒,卻在試圖親近女兒時屢屢失敗。他於是改以一手創造的神秘人物「東尼厄德曼」神出鬼沒出現在女兒生活中,急欲拉近和女兒的距離。片尾他裝扮成保加利亞傳統嚇退惡靈的「Kukeri」怪獸造型,變回了女兒童年所熟知的、那個高大笨拙卻溫暖的父親時,讓人看得十分感動…。而他精湛感人的演出,也讓他獲得了本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。

桑德拉惠勒全裸演出
《顛父人生》辦裸體趴考驗同事情感

桑德拉惠勒(Sandra Huller)1978年生於德國蘇爾(Suhl),在學時就熱衷戲劇演出,1996至2000年間,就讀於柏林的布希戲劇學院(Ernst Busch Academy of Dramatic Art),先後加入過耶拿、萊比錫、巴塞爾、柏林、漢諾威以及慕尼黑等劇場演出,最有名的角色是莎士比亞名劇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的「茱麗葉」。德國權威劇場雜誌「當代戲劇」2003年將她評為年度新秀,並於2010至2013年間連續三年頒給她「年度最佳女星」尊榮。

桑德拉惠勒2004年從舞台劇轉戰電影,首部作品是德國名導漢斯史密德(Hans-Christian Schmid)所執導的《靈界線》(Requiem),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。片中她飾演一位飽受邪魔和病魔折磨的女子,精彩演出獲得包括柏林影展、德國電影獎以及德國影評人協會三座影后大獎,同時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。

桑德拉惠勒其他電影作品包括了《布朗運動》(Brownian Movement)、德國導演楊荀堡(Jan Schomburg)的《忘記我自己》(Lose Myself)以及《蒼天之下》(Above Us Only Sky)、芙勞克芬思特瓦(Frauke Finsterwalder)的《暗黑之域》(Finsterworld),她並憑著後者獲得了德國電影獎最佳女配角大獎。

桑德拉惠勒一直與慕尼黑劇院藝術總監西蒙斯(Johan Simons)有著緊密合作,同時也不忘接演電影。2015年,她正式成為巴伐利亞藝術院的會員。今年則因電影《顛父人生》(Toni Erdmann)而在國際影壇發光。該片劇情講述一位退休父親不忍見上班族女兒鎮日忙碌,於是使出渾身解數、出盡各式怪招來改變女兒生活,女兒從不堪其擾、到最後感動其衷…。電影以詼諧手法將父女之情描寫得深刻動人,深深切中現代人情感,深獲好評,桑德拉惠勒則全裸演出,敬業態度令人佩服,一場她舉辦「裸體派對」考驗同事情感的戲,讓人印象深刻…。而她敬業深刻的演出,也讓她獲得本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。